主页

赖特和柯布居然在《纽约时报》斗嘴了!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勒·柯布西耶都是以伟大创意闻名于世的建筑师,他们同样也因自身的固执己见而声名在外。这两位建筑师虽然对美国的城市和文明的未来有着不同的看法,却都对理想的美国城市的模样有自己的乌托邦式的、包罗万象的、融合了社会和建筑理念的观点。1932年,他们在《纽约时报》上各自发表了一篇文章,将两人不同的理念完整地呈现于大众眼前。

1932年1月3日起,两人的分歧初见端倪。那时,勒·柯布西耶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名为“知名建筑师对我们城市的剖析——勒·柯布西耶控诉美国城市是一场灾难并且描述了他的理想都市”。柯布西耶讨论了巴黎、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的情况,解释了自己的观点,即今天我们所知的“光芒城市(Ville Radieuse)”,他自己在文中所称的绿色城市。

Ville Radieuse. Image via land8.com

柯布西耶写到,美国摩天大楼还不足以称之为建筑,只是一些由小雕塑小摆设放大比例而成的巨物。他提出了自己心中摩天大楼的计划,即包含隔音效果良好、照明充足的房间,能控制室外温度效果的双层玻璃立面,如高塔般的可居住的最低12层的大楼,每公顷(1万平方米)可住1000人。除此之外,他的计划还包括为城市提供更多的设施,最著名的是,将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开。这个方案的关键点在于他所称的汽车高速公路,即将车行道从地面的人行道抬升4.8米。柯布西耶认为,这种分离能保证行人的安全,并解决交通问题。他声明,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城市的表面、地球的表面还给行人。柯布西耶认为,他所在的社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创造出来的各种机器设备,目前的城市都太落后于时代了。柯布西耶关于光芒城市的核心观点浓缩在他的一句话里:知识、道德和审美都融入建筑之中,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Ville Radieuse. Image via iamyouasheisme.wordpress.com

不到三个月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就反驳了勒·柯布西耶的观点。一篇题为“广亩城(Broadacre City):一位建筑师的远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说,经广泛传播,积极采纳,它将解决交通问题,让生活更丰富”的文章发表于《纽约时代》1932年3月20日的版面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及柯布西耶的名字,赖特却直接引用了这位和他同期的建筑师的术语和理念,并对其做出了不甚友好的回应。《纽约时报》将赖特的观点描述为与勒·柯布西耶“截然相反”的,使得此文章与先前柯布西耶的文章的关联性越发明晰。在文章开篇,莱特就给出明显的一击,呼吁我们不要“试图为了引入一个绿色的乡村幼稚地摧毁我们的城市,再在这个旧的场地建设一个新城—一个个间距略远的封建式塔楼”。

Frank Lloyd Wright's Broadacre City sketches. Image © Flickr user kjell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赖特的观点在于去中心化,他写到,我们拥有充足的空间,摩天大楼除了对收租的房产主之外毫无用处。莱特关注与有机发展,将之视作远离立足于(他认为的)未来交通创新的繁忙的城市生活的自然而然的、人性化的一步。为什么要花成千上亿的钱来再三改造城市街道,却只带来愈演愈烈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呢?赖特对柯布西耶的汽车高速公路提出了质疑。显然,赖特认为他对手的提议不切实际,只受益于富人。他进一步批判了柯布西耶的住宅塔楼,称之为“毫无生命力可言。只有房租。”

赖特声明,广亩城将独立单元系统进行整合,就对城市规划而言是唯一的民主形式,因而莱特支持现存的高速公路系统。现存的高速公路沿路配备各种设施,连接着掩藏在公园和小农庄里的被美丽的自然景观环绕的住宅;他说,“1公顷(1万平方米)千人的远景并不远矣,现在就可以达到980这么多。”随着现代交通设施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未见可见的各种创新,莱特质疑,距离城市远近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与勒·柯布西耶再次相对立的一点是,莱特预测,交通问题能通过建筑的方式获得解决,但并不是通过那种竖向建筑

Broadacre City model. Image Courtesy of The Frank Lloyd Wright Foundation Archive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 Avery Architectural & Fine Arts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两位建筑师都没能活着见到他们的愿景实现,但他们对未来(即我们所处的现在)的某些方面的见解,还是很正确的。勒·柯布西耶对他那个时代的科技的看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听起来也是格外令人惊惧,他这么写道:“我们创造机器是为了解放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然而,我们却让机器控制住了,变成了它的奴隶。”同样,我们并没有如他所愿在迈向无缝科技结合的道路上取得多少进步。事实上,当下的科技似乎离勒·柯布西耶憧憬的标准化相去甚远,却离赖特在其文中提倡的私人化与定制化越来越近。

另一方面,赖特也没能成功实现他所希望的让我们的城市摆脱摩天大楼和房地产商的愿望(二十年后他自己提出了的高1英里/1千6百多米的大楼)。但是,他希望每人能获得一定量的土地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在美国市郊实现了。只不过,这些拥有独立卧室的市郊社区缺少了一些莱特坚持配备的设施。更不用提的是,在规划这些社区的时候,自然景观也没有得到重视。另外,虽然我们没有如柯布西耶所愿看到汽车飞驰在高于地面16英尺(约4.9米)的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上,各种分离汽车与行人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大城市里得到试验。在城市里,摩天大楼和其它不同类型的建筑确实占据了可使用土地的12%不止,可如今的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越来越追逐高密度,这可能是柯布西耶乐见其成的。

Ville Radieuse. Image via land8.com

准确的说,勒·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都没有赢得这场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报刊辩论,他们有对有错。但是,如果将他们的愿景看作是一种评论社会和探索概念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摧毁并重建城市的文字计划(显然这才是他们的意图),两位建筑师明显意识到了同样的城市根本性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于是大众便获得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充足的方案。我们现在的城市依然并不完美,可能会让两位建筑师大失所望-但是,这两位建筑师确实持续影响了如今的城市规划,并为建筑交流(以及公开辩论)奠定了基础。

编辑:黄馨仪      翻译:张慧敏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Schires, Megan. "赖特和柯布居然在《纽约时报》斗嘴了!" [When Frank Lloyd Wright and Le Corbusier Had a Public Argument in The New York Times] 02 6月 2017. ArchDaily. (Trans. Wong, Joanna)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872649/lai-te-he-ke-bu-ju-ran-zai-number-syck-mergekey-0x0000000bff47a8-niu-yue-shi-bao-dou-zui-liao>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